食品安全>正文

夏季这些“过敏元凶” 您知道吗?

来源:国际医疗日报     作者:万奇     发布时间:2025-08-12     

  每年8月的第二周是中国过敏防治周。很多人觉得春季是一年中过敏最高发的季节,实际上每年夏季,各大医院的过敏患者数量也相当可观。那么,夏季哪些原因会引起过敏?对于过敏,我们又存在哪些误区呢?

  一些食物和药物含有光敏性物质,如同给紫外线加上了“光学放大器”,会诱发和加剧敏感人群的紫外线过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皮肤性病科/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王惠平介绍,生活中,不少常见食物属于光敏性,像蔬菜里的马齿苋、香菜、茴香、芹菜,水果中的菠萝、芒果等,食用后会增加人体对光的敏感性。此外,某些药物也有此类影响,比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服用后同样会提升对光的敏感度。

  夏季紫外线强烈,王惠平医生指出,紫外线过敏和晒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有人在阳光暴晒后,都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疼痛等晒伤表现。紫外线过敏则与个体的过敏体质有关,通常在外露部位,如头部、面部、颈部、手背、胳膊等处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肿胀。王惠平医生建议,上午10点到下午4点紫外线较为强烈,应尽量避免此时段外出,若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

  进入雨季后,高温潮湿的环境加速了霉菌的繁殖,卫生间等潮湿地方成为霉菌滋生的“温床”。霉菌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尤其在儿童群体中,常被误认为是感冒。王惠平医生表示,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一般表现为鼻子痒、流鼻涕、打喷嚏、鼻塞等,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还会经常反复发作。而普通感冒病程相对较短,通常7到10天就会痊愈。所以,如果孩子经常“感冒”,家长就要留意是否患上了过敏性鼻炎。

  为了减少过敏原,在家中可通过空调除湿、加强通风、定期清洁水渍等方式,降低霉菌产生的几率。

  王惠平医生提醒,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甚至可能导致病人休克、死亡。虽然部分人群的过敏症状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轻,但这并不意味着过敏会完全自愈。过敏性疾病目前还无法做到彻底治愈,因为它与个人过敏体质有关。不过,现在有很多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能够让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和控制。一旦症状比较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应积极到医院采取治疗措施。

头条新闻

  • 中医专家介绍夏季养生防病妙招

      正值“三伏”,天气闷热潮湿,胃肠不适、晒伤、“空调病”等健康问题多发。中医药学蕴含丰富的养生智慧,在防暑降温、祛湿调理、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5日举行主题发布会,邀请中医专家介绍夏季养生防病妙招。  清热解暑,预防中暑和晒伤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宜养心

  • 实际很减肥的6个行为

      很多人努力减肥,可成果却不尽相同:有人天天运动、饭量也严格控制,却总不见瘦;有人锻炼强度不算大、饭量也没有骤降,体重和围度却有肉眼可见的改善。其实,减肥的确需要坚持,但也有小技巧!  适当吃点“肉”  别以为减重期吃点肉就犯了大忌。肉类能提供优质蛋白、铁(红肉类含量相对更高)、维生素B12等植物

  • 技术赋能未来|我院林智斌医师特邀担任

      近日,由索塔®中国主办的第40期热玛吉Thermage规范化操作培训会议在广州圆满落幕!本次培训聚焦热玛吉操作的标准化、个性化方案定制及临床基础、操作关键点及注意事项、联合操作方案等,吸引了来自全国230余名医师参与。其中,福州海峡美容医院林智斌医师受邀担任本次技术培训导师,在考核现场从个性化方

  • 小儿积食了怎么办

      一、什么是小儿积食?  想象一下,孩子的脾胃就像一台小机器,每天负责消化食物、吸收营养。如果一次性塞进太多食物,或者吃了难消化的东西,这台“小机器”就会超负荷运转,食物堆积在肠胃里无法处理——这就是积食。积食可能引发发烧、咳嗽、便秘等问题,中医常说“小儿百病,积食为先”。  二、积食的5个信号:

  • 每孩每年3600元,中央财政预算约9

      每孩每年3600元,中央财政预算约900亿元——国新办发布会解读育儿补贴方案  新华社记者李恒、董瑞丰、申铖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这一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

  • “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三十年:变革、探

      近日,在2025 中国医院院长管理创新年期间,“中国医院院长领导力三十年:变革、探索与未来航向”分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本次会议直面全球和中国院长领导力的变革与挑战,也为未来医院的持续变革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毛群安指出,过去三十年实践证明,卓越的医院领导力是医院

  • 高温天情绪也中暑,专家开出三个“清凉

      炎炎夏日,高温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身体耐受力,还悄然影响着情绪状态。伴随大暑(7月22日)时节的到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已经来临。多位专家提醒,夏季高温天气要预防“情绪中暑”。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赵国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人体内有一套精密的体温调节机制,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5℃以上时

  • 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

      今年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旺、湿气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三伏天有哪些养生误区?又该如何正确养生?对此记者采访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中医(风湿)科副主任肖明伦。  夏季高温高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肖明伦列举了以下常见养生误区:  误区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