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奇闻>正文

亚健康的状态是不是让你一身班味儿?

来源:国际医疗日报     作者:万奇     发布时间:2025-10-14     

  浑身酸疼、赘肉缠身、眼睛酸涩、压力山大、失眠早醒……这些亚健康的状态是不是让你一身班味儿?别急,今天就给你推荐11款中医“小饮料”——代茶饮,用药性温和的药食同源药材,有针对性地改善轻微的身体失衡,比如口干、疲劳、失眠、情绪差等“亚健康状态”。

  如今,代茶饮因冲泡便捷、性质温和、口感清香自然,已经成为不少人调理身体的常见养生方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代茶饮不可代替药品,并不能单单靠它来治疗疾病。代茶饮也不是“万能补品”人人适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饮”,且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不宜饮用。

  健脾祛湿饮

  组成

  党参、茯苓、龙眼肉、陈皮、薏苡仁等。

  功效

  益气健脾、祛湿化浊。用于饮食油腻、消化不良、身体困重、大便黏滞、形体偏胖,饭后半小时喝,有辅助改善消化功能,减轻脾胃负担。

  小贴士

  表现为便秘、口干、口臭、大便干结如羊粪、舌红苔黄等实热证者不宜饮用。

  消脂健肝饮

  组成

  净山楂、玫瑰花、荷叶、菊花、炒决明子等。

  功效

  健脾化湿、消脂护肝。用于饮食油腻、久坐少动,辅助改善脂肪肝、高脂血症出现的口干、口苦、口气重浊及腹胀、便秘等。

  小贴士

  脾胃虚寒症见大便次数多、大便稀溏或不成形、胃脘冷痛者,以及反流性食道炎、胃溃疡患者不宜饮用。

  消脂清肠饮

  组成

  荷叶、冬瓜皮、陈皮、紫苏子、决明子等。

  功效

  消脂利水、润肠通便。用于饮食油腻、脂肪堆积、食欲旺盛、便秘者,促进体内积滞排出。

  小贴士

  脾胃虚寒症见脘腹冷痛、进食寒凉食物加重,大便次数多、便质稀溏者不宜饮用。

  清肝明目饮

  组成

  枸杞子、菊花、决明子、桑叶等。

  功效

  清肝泻火、益阴明目。用于久用电脑眼睛干涩、酸胀,目赤、视物疲劳、脾气急躁等症。

  小贴士

  长期大便稀溏(不成形、粘马桶)、胃脘冷痛、畏寒、食欲差、舌淡苔白、晨起恶心等脾胃虚寒表现者不宜饮用。

  疏肝健脾饮

  组成

  玫瑰花6g、佛手2g、陈皮6g、茯苓8g、龙眼肉8g、炒酸枣仁15g。

  功效

  疏肝健脾、宁心安神。用于肝郁脾虚引起的胸闷、胁胀、食欲差、失眠、易疲劳、烦躁易怒、情志不遂等症。

  小贴士

  阴虚火旺症见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者不宜饮用。

  养肝安神饮

  组成

  玫瑰花、百合、熟地、枸杞子、龙眼肉等。

  功效

  补益肝血、安神助眠。用于肝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头晕目眩、失眠多梦、两眼干涩、面白无华等表现。

  小贴士

  心神烦乱、惊悸怔忡、口干口苦者不宜饮用。

  乌梅陈皮饮

  组成

  乌梅15g、陈皮10g、净山楂12g、桑葚10g、玫瑰花6g、薄荷3g、蒲公英2g、甘草4g。

  功效

  理气健脾、清热生津。用于进食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或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咽干、口舌干燥、口渴等症。

  小贴士

  脾胃虚寒、反流性食道炎、慢性胃炎者不宜饮用。

  益肾养元饮

  组成

  桑葚15g、菟丝子10g、黄芪10g、酒黄精10g、枸杞子10g。

  功效

  滋补脾肾,固本培元。用于腰膝酸软、面色暗沉、须发早白、健忘、易疲劳等症。

  小贴士

  口苦、口黏、舌苔黄腻、腹胀、大便黏滞不爽或小便黄赤等,湿热内盛者不宜饮用。

  清热利咽饮

  组成

  罗汉果、麦冬、百合、桑叶、薄荷等。

  功效

  清热利咽、润肺止咳。用于长期用嗓或外感等阴虚肺燥所致的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等症。

  小贴士

  风寒犯肺症见咳嗽、喘憋、咯痰清稀色白者不宜饮用。

  益气养血饮

  组成

  黄芪、党参、熟地、陈皮、龙眼肉等。

  功效

  益气健脾、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不足、乏力、易疲劳、面色萎黄、头晕等症。

  小贴士

  对于大量失血需紧急纠正贫血者不宜饮用。

  解酒护肝饮

  组成

  葛根6g、蒲公英3g、菊花4g、玉米须1g、薄荷2g。

  功效

  促进排尿、加速酒精代谢,保护肝细胞。用于缓解酒后头痛、恶心、口苦等症。

  小贴士

  醉酒状态、神志不清者不宜饮用。

头条新闻

  • 血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

      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血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  专家介绍,血栓按照生成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静脉血栓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动脉血栓性疾病  主要有急性冠脉

  • 血压多少算低?两类低血压要分清

      如果整日感到昏昏沉沉、头晕乏力、精力不足,坐久了突然站起来,眼前一阵发黑,这可能是低血压的信号。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刘靖提醒,相较于备受关注的高血压,低血压长期被大众忽视,看似无害的低血压,却可能暗藏潜在疾病风险,尤其老年人、孕妇等人群,甚至可能引发跌

  • 唐文琼:以筋膜全息疗法守中医根脉,用

    唐文琼:以筋膜全息疗法守中医根脉,用科技赋能筑健康未来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数千年传承,始终在守护人类健康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健康需求日益多元的当下,如何让古老中医焕发新活力,实现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医传承人

  • 全球标准,本土智造——德尼培在变局中

      精密制造与本土化服务并举,见证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之路  展馆内的灯带刚亮起,导管、泵管、并排管与粒子产品已排成一条清晰的技术“时间线”。从内径范围0.2–25 毫米的医用硅胶泵管,到公差可控至 ±0.0005 英寸(0.0127mm)、同心度 ≥90% 的 PTA/PTCA 精密导管料管,再

  • 沈阳24家三级公立医院试点免陪照护

      (记者刘洪超)记者从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辽宁省沈阳市24家三级公立医院日前启动免陪照护试点服务,减轻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   在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辽宁省要求基础上,沈阳市结合本地实际,自主扩大免陪照护试点范围,首批试点病区选定在老年医学科、骨科等照护需求较高的科室,由护士或医疗护理员为

  • 秋意渐浓,当心呼吸道感染来袭!科学调

      秋风送爽,但也进入了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期。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降低,医院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加。了解秋季呼吸道感染的防治知识,对维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何秋季成为呼吸道感染高发季?   环境因素:秋季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明显,人体呼吸道黏膜易受冷空气刺激,局部抵抗力下降。同时空气干燥,呼

  • 秋分时节如何养生保健?

      9月23日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国家卫生健康委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秋分)有关情况。  专家提醒,秋分后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气温逐日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建议大家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引发关节疼痛或呼吸疾病。  针对秋季高发的“过敏性鼻炎及腹泻

  • 西安安琪儿11周年,大型公益援助“石

    ‘石女’症(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患者招募  重启女性花期·绽放健康青春大型公益援助项目      在全国,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姐妹,被“石女症”(MRKH综合征)困扰,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压力。而现在,希望的曙光出现了: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在建院11周年之际,启动“重启女性花期·绽放健康青春”大型公益